今天是:
首  页 走进环球 新闻中心 产品世界 安妥专区 环球医贸 健康社区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招商专区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视频报道
 
 
   新闻中心  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首页>> 新闻中心>> 行业动态 

中药材再现新一轮涨价 考验中药制剂企业承受能力
日期:2010年8月26日 浏览[1732]

    现在正是中药材产新的收获季节,往年这个时候中药材的价格都会有所下
 
降,今年的情况却反其道而行:安国、亳州、玉林、三棵树几大药市发布的最
 
新市场信息显示,最近一个多月来,以太子参为领跑者,中药材出现了大面积
 
涨价,很多品种价格涨幅超过一倍。与此同时,下游的中药制剂生产企业正备
 
受煎熬,一方面是制剂的市场价格目前无法形成与原料的联动;另一方面,制
 
剂企业对于中药材的市场走势也看不清楚,是观望还是出手收购充满疑惑。
 
  涨价风又袭药市
 
  据亳州药通网以常用100种中药材价格做成的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,在4月
 
份短暂平台期后价格指数又开始回升,并迅速超过前期高点。8月19日,指数
 
已经升至5346.30点(4月份还只在3900点附近)。药通网认为指数高涨的原
 
因是,近期太子参、青翘、白术、佛手、蝉蜕、枳壳、栀子等品种明显上涨,
 
8月以来,黄连、黄芪、连翘、金银花、三七等药材的价格均大幅上涨,其中
 
太子参一个月内每千克的价格(以下价格都指每千克的价格)由70元升至200
 
元,广佛手由40元升为60多元。总体来看,中药材价格上涨幅度大,下跌的品
 
种很少。
 
  众所周知,从去年年底开始,三七价格从40元暴涨到700多元,引发了制
 
药行业的普遍关注,同时社会对中药材的价值与关注度也上升到从未有过的高
 
度。
 
  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销售总监谭东表示,中药材
 
价格上涨主要有三个原因:首先是由于自然灾害,以三七为例,云南是三七主
 
产区,今年的大旱导致三七产量大幅下降;其次,目前野生中草药越来越少,
 
农民劳动力成本提高,导致人工种植中药材的价格上涨;三是人为炒作,谭东
 
认为,随着人们对中草药价值的认识,尤其是野生中草药的资源越来越少,价
 
格上涨是必然的,并且会长时间维持下去,同时人为炒作也将这些因素推到了
 
极致,冬虫夏草从几千元飙升至几十万元,就是最典型的例子。
 
  亳州产地种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所总经理邢振杰说,亳州药市目前涨价比较
 
多的是连翘,从24~25元涨到了40元,太子参从120元涨到了220元,还有佛
 
手、黄芪、当归等。“8月8日媒体报道了‘超级病菌’后,第二天连翘就涨价
 
了,后期当归、党参、黄芪可能还要涨。”
 
  对于8月中药材价格普涨的原因,邢振杰认为,药材收获期大多集中在秋
 
季,每年价格震荡是在9月份药材交易会前后,今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,许多
 
企业提前下手囤积药材,由于大宗出货已经基本完成,因此药材跌价的可能性
 
不大。“现在,企业手里有钱,药商也有钱,就是农民手里有个十万、八万也
 
来炒药材了,总体感觉市场钱多,游资不少。”
 
  制剂价格联动难
 
  8月19日,本报记者致电北京白塔寺药店,该药店一位工作人员表示,由
 
于中药材价格上涨,中药饮片的小部分品种价格已经上调。记者随后又询问了
北京同仁堂、北京德威治大药房的部分门店,黄芪、太子参、白术、佛手的价
 
格都有所上涨。而从其他媒体的报道来看,中药饮片涨价的风潮正在全国蔓
 
延,青岛、厦门、河北等地的中药材饮片零售价格均有上涨。
 
  面对中药材的涨价,最难受的可能就是中药制剂企业了。按照有关规定,
 
医保目录、基本药物目录药品都要执行国家最高限价,而实际情况是,在各地
 
的药品招标采购中,招标价还远远低于国家最高限价。因此,即使中药材价格
 
疯涨,制剂价格也只能按兵不动。
 
  今年上半年,由于三七大幅涨价,中药制剂企业难以承受压力,曾通过行
 
业协会向国家有关部门反映情况,试图通过原料和制剂价格联动走出困境。然
 
而,这一请求并未获得认可。
 
  中国中药协会王桂华表示,目前药品价格的趋势是下降,尽管中药材价格
 
上涨给中药制剂企业的经营带来压力,但是价格联动还不可能实现。她表示,
 
协会已经听到多家中药企业要求涨价的呼声,目前中药协会正在起草一份文
 
件,就中药原料和制剂价格问题报送国家发改委,以求得管理部门的理解。
 
  事实上,今年以来,原材料价格上涨并非只限于医药行业,农副产品涨价
 
已经成为普遍趋势,而目前我国中药材的种植、采收仍属于农副产品范畴,并
 
未纳入医药产业的链条,对于中药材游资炒作和种植没有相应的监管。
 
  资深证券分析师姜广策认为,目前的中药材跟期货比较类似,给了游资炒
 
作的空间。谭东则表示,具备炒作的中药材具有以下特征:一是野生的、资源
 
有限的;二是市场需求量大的;三是近年来价值被低估的。
 
  据了解,由于中药材涨价,目前许多中成药生产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。河
 
北一家大型中药企业的外宣人员表示,由于中药材价格大幅上涨,目前企业经
 
营压力不小,尽管有些药材在采购时还未涨价,但是后续的原料采购已经迫在
 
眉睫,而各地招标还在不断降低中药制剂的价格。康缘药业有关人士表示,仅
 
今年一季度,三七、金银花的价格大涨给康缘药业带来的各项成本支出同比就
 
多出上千万元,占去了公司一季度净利润的四分之一。阿胶的主要原材料驴胶
 
的价格近期翻番已经开始让东阿阿胶吃不消。白糖和太子参的价格上涨也让江
 
中药业开始节衣缩食控成本。而华润三九在其中报中显示,该公司部分原材料
 
及辅料价格上涨较快,中药材价格整体涨幅超过20%,成本上升使OTC、中药
 
配方颗粒业务毛利率有所下降。四川蜀中药业是大型普药龙头企业,在其产品
 
线中,中药制剂占据了相当的比重。该公司董事长安好义表示,今年以来中药
 
材价格上涨幅度很大,给企业带来成本压力,但是短期来看中成药价格上涨的
 
可能性不大。
 
  面对这种情况,大企业大多采取牺牲自身利益硬扛的态度。因为,作为生
 
产普药的企业,涨价就意味着损失市场份额。对于基本药物招标中成功中标的
 
品种,企业则如“哑巴吞黄连有苦难言”,比如三七片,招标价格才2.2元/
 
瓶,企业一直在亏本卖。

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 版权所有  Copyright © 2009 All Right Reserve    ICP备11003620号    友情链接